出于对广域覆盖的低移动性宽带IP数据业务的看好,以及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相互不断渗透,形成了“宽带接入移动化”和“移动通信宽带化”两大趋势。当前的宽带无线技术领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主要集中于3G及其演进版与BWA(Wi-Fi、WiMAX等)的竞争以及3G和BWA内部各技术体制之间的竞争。当前,Wi-Fi MESH、WiMAX IEEE802.16e、和3G(包括HSxPA和1xEV-Dx)是能够在城域范围内提供无线宽带数据业务的三种主要技术,它们正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市场份额。
MESH——将Wi-Fi的触角从局域网延伸到城域网
Wi -Fi用户已达数亿,Wi-Fi商业性热点已经在全球广泛部署。自从英特尔2003年推出集成Wi-Fi模块的移动迅驰笔记本之后,Wi-Fi笔记本用户群日益扩大,目前市场上超过60%的笔记本都具有Wi-Fi通信功能。根据Wi-Fi联盟的统计,2006年Wi-Fi行业售出了2亿多个芯片集,手持设备和消费类电子产品成为增长的新动力。根据咨询机构Infonetics的研究报告,预计2007年用户对WiFi手机的需求将继续提升,预计从2007 年至2010年,Wi-Fi手机的出货量将增长13倍。根据著名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 2006年底的预测,由于对宽带无线互联网需求的浪涌式增长,2006年商业性Wi-Fi热点数量超过十四万个。同时该报告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用户都较长时间地使用Wi-Fi热点。
Wi-Fi MESH市场需求空间很大。传统基于IEEE802.11a/b/g的Wi-Fi典型覆盖范围为室外300米、室内30米。受到覆盖范围的限制,传统Wi -Fi很难在城市范围内满足笔记本和PDA用户随时随地宽带上网的需求。如果将Wi-Fi热点“编织”起来,结成互相连接的网状网络(MESH),那么就可以利用Wi-Fi MESH覆盖校园、街区甚至整个城市。截至目前,包括Motorola和Nortel在内的众多厂商已经开发出各种Wi-Fi MESH产品并获得大规模应用,非标准化的产品已经成为现实。为了解决各厂商Wi-Fi MESH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IEEE启动了MESH标准化工作——802.11s,预期2008年内可以发布标准。可以看出,Wi-Fi MESH是在强烈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出现的,其发展过程与3G、WiMAX恰恰相反,是先有产品,后进行标准化。
基于IEEE802.11s的Wi-Fi MESH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基于IEEE802.11s的MESH网络
基于IEEE802.11s的MESH是一个多点对多点的对等网络,即客户端和AP的地位相同,都是MESH网络中的节点,都可以为其它节点转发业务,其中 AP网关节点具有到Internet的有线宽带连接。这样一来,即便某节点位于AP网关节点的覆盖范围之外,也能通过其他节点的“多跳”中继转发,最终通过AP网关接入Internet。例如在图1中,“客户端节点#2”将来自“客户端节点#1”的数据包转发给“AP网关节点#1”,从而“客户端节点 #1”可以接入Internet。基于IEEE802.11s的MESH不仅兼容现有的IEEE802.11a/b/g终端,而且将对 IEEE802.11的MAC层进行加强。此外,IEEE 802.11s工作组考虑采用IEEE 802.11i规定的安全机制和IEEE802.11e中定义的QoS机制。
在实际使用中,一方面,原有的Wi-Fi终端本身并不支持多跳转发;另一方面即便新的Wi-Fi终端支持多跳转发,终端用户也未必愿意消耗自己的资源为其它用户转发业务。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是只有AP之间可以相互转发业务,即AP之间结成MESH,统一为低层用户端设备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如图2所示。
图2实际使用中典型的MESH网络结构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