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26亿,占全球用户总数的1/5左右,国内电视机、收音机的拥有量分别超过了4亿台和5亿台,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向3G全面演进……但是,各国可用的无线频率资源并不一致,新无线技术的成熟性和性能也有待全面验证。政府部门如何科学制订频率规划、保证良好的竞争秩序?电信运营商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06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引发了业界的思考。
频率资源日益紧缺
近年来,无线电技术在气象、公安、航空、渔业、交通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随着各种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台站数量的不断增加,频率资源紧缺的状况日益突出,给频率分配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飞波在2006中国无线技术大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去年我国拥有的各种无线电发射设备已达到208万部(不包括军事)。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关于国际无线电规则频率划分,目前各种无线业务可以使用的频率范围为9kHz至275GHz.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无线电设备工作在50GHz之下,国内主要在6GHz以下。我国的无线电应用可划分为42种业务,其中包括固定业务、移动业务、广播业务、无线电导航业务等。由于业务繁多,在9kHz~50GHz的多数频段,要安排多种业务共用一个频段。
谢飞波说:“国内电信制造业对频率认识不足也是导致我国无线频率资源紧张的重要原因,本来对频率的使用要求应该是制造商提出,现在反而由运营商提出,这就打乱了频率使用的规划,错过了合理规划的有利时机。”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林说:“我国第一颗直播卫星鑫诺2号计划于2006年10月发射,年底投入使用。近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也公布了‘无线数字电视地面标准’,数字电视对无线技术的要求无疑会进一步加强。未来10年将是无线频率最拥挤的10年。”
谢飞波说:“政府管理部门应积极致力于超前研究和科学规划有限的频率资源,确保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信息产业部正在加紧进行新的无线频率政策的规划和制定,国内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要在无线产品开发和频率使用方面进行密切沟通和配合,实现产业链各方的互动,推进各种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各种无线技术都有生存空间
近年来,公众移动通信持续快速增长,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从2.5G向3G全面演进。但随着各种宽带无线技术的相继出现,人们对3G的发展前景产生了种种疑虑,甚至出现了诸如“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将成为第三代通信网络(3G)终结者”的说法。
与会专家认为,虽然网络的宽带化是大势所趋,但人们对信息通信和带宽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使各种无线技术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中国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庾志成介绍说:“由于各种无线技术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对于3G和无线局域网(WLAN)、WiMAX、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Zigbee)等无线技术来说,面向未来,从能够提供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的3G移动通信,到提供城域网和局域网高速接入的 WiMAX和WLAN,再到提供短距离无线传输的超宽带无线通信(UWB)、Zigbee等,不同的无线技术将发挥不同作用,全面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通信需求。”
作为一种面向宽带无线接入的城域网技术,WiMAX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城域网区域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手段,3G定位于无线广域网范畴,实现了全球漫游。WiMAX虽然能够实现高速率的宽带接入,但它还不具备3G公众移动通信网络的广域漫游、安全等特性。从长远来看,虽然WiMAX和3G两者将在移动性和传输带宽方面彼此靠近,甚至会出现局部竞争,但两者总体上依然是互补共存的关系,无法彼此替代。
无线“战国”期待“融合”
“无论是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多样化的无线技术之间,还是无线技术与行业信息化应用之间,融合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这是参加2006中国无线技术大会的专家普遍认同的观点。
现在无线电话、蓝牙等的广泛应用使得无线与有线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事实上,也正是这种“有、无”的结合构成了通信网的整体。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说:“从技术角度看,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各有优势及劣势。目前,有线通信主要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作为连接手段,提供了从几kbps到几Gbps的传输速率。几乎无上限的传输能力使它能够开展从窄带到超宽带的各种类型的业务,而又恰恰是这根‘线’使它失去了很好的自由度。而无线通信技术虽然突破了‘线’的束缚,但是受到频率资源、传输能力的严重限制,纯粹的无线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两者互相补充、整合才能满足网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过去几年中,无论是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CDMA、3G为代表的广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城域网WiMAX、无线局域网WLAN,还是蓝牙、Zigbee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都获得了高速发展。多样化的无线技术正在从不同层面走向融合。
庾志成介绍说:“由于各种无线技术都有其优势和劣势,而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个人域网等不同层次的无线技术将彼此互补、协同发展,从而构筑一个‘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无线电技术正与行业应用加速融合,成为实现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在本届大会上,来自公安、交通、民航和渔业部门的通信专家也纷纷介绍了各自领域无线电技术应用的状况和不同无线技术融合发展的蓝图。
奥运通信管理部副总经理、北京网通总工程师詹若涛说:“中国网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固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网通将为北京奥运提供固定通信服务和集群通信服务。一般情况下,当意外和紧急情况发生时,公用通信网络(固定、移动)极易发生拥堵甚至陷入瘫痪,集群通信则会成为调度指挥和抢险救急的重要手段,以满足赛事运行指挥的需求,并为奥运会期间任何意外事件提供紧急调度指挥服务。”
找准定位是关键
近年来,虽然各种无线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非一帆风顺。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倪殿令说:“无线技术发展带来的无线市场的变革始终是要来的,对于WiMAX等不断发展的无线技术而言,其能否顺利走向市场并获得成功推广应用,不仅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更取决于技术的成熟性和产业链各方的良性互动;不仅取决于政策监管方面的因素,更取决于运营商能否找准不同无线技术的市场定位,能否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能否提供市场真正需要的服务。”
-- 原文链接: http://www.iresearch.com.cn/others/detail_news.asp?id=36576
|